兩位老人并不知道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動了許多人,他們甚至還沒看過報紙,但是在村里、鎮(zhèn)上、區(qū)里他們已經(jīng)成了當?shù)氐募t人。在江津城區(qū)工作的女兒,今天上班時頻頻有人給她說:“你媽老漢上報紙了,他們倆的故事好感人。”
干完農活,曹樹才背著老伴,并在她的指揮下回家。
看不見的曹樹才背著老伴在僅有30多厘米的田坎上行走,靠手中的兩根竹竿和老伴的指揮確定方向。
當有人不再相信愛情的時候,當有人遇事就想人幫的時候,當有人羨慕香車豪宅的時候……江津區(qū)石門鎮(zhèn)永安村9組,一對不起眼的,甚至被稱為殘障人士的農村夫妻,不經(jīng)意間,詮釋了人世間愛情、生活、家庭真正的模樣,返璞歸真。
22日,重慶晚報頭版登出的《背媳婦29年,從沒說過一個愛字》新聞報道,記錄了這對一個沒有視力,一個不能直立行走的夫妻。丈夫看不見就用背簍背著不能行走的妻子,由妻子指揮他方向。一個是另一個的眼睛,一個是另一個的雙腳……通過文字和畫面感受他們平凡的一天、樸實的瞬間以及從不把愛字掛在嘴邊的浪漫和溫情。
重慶晚報頭版報道截圖
這則報道刊登后,不少小年青見到文字瞬間濕了眼眶,這對老夫妻一輩子也想不到,有生之年,還能引起這么多人關注和關心。
網(wǎng)友:感謝那些不離不棄的人
新聞主人公曹樹才和許厚碧的婚姻故事,今日被國內各大主流媒體推到了熱門文章、熱門頭條的位置,點擊率破萬,包括人民網(wǎng)、新華網(wǎng)、騰訊、搜狐、網(wǎng)易、新浪、鳳凰網(wǎng)、中國新聞網(wǎng)、澎湃等國內主流網(wǎng)媒在內, 其中新浪微博全國熱搜榜一度高居第十三位,網(wǎng)易新聞更是在頭條主圖進行推送。另外,包括成都商報、寧波晚報、青海青年報、大河報等各大地方媒體在內的媒體平臺,紛紛通過新浪官微、官方APP、微信公眾號等方式,推送這則新聞。不僅如此,參與熱門推送的,還有各種自媒體大咖,在新浪微博輸入“背媳婦”關鍵詞,便能發(fā)現(xiàn)一長串有關新聞。
其中,無數(shù)年輕網(wǎng)友被他倆的婚姻故事感動哭了,網(wǎng)友留言中評價次數(shù)最多的,離不開正能量、榜樣、相信愛情等關鍵詞。
網(wǎng)友@女神課堂說:這就是嫁給愛情的樣子。老來不相忘,唯不忘相思。
@小雪: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,一生只夠愛一人。
@斬月:原來,老曹才擁有真正的愛情,勝過太多鮮花與甜言蜜語。
………
更多網(wǎng)友評論↓
網(wǎng)友的評論還在遞增,早已數(shù)不清,慢新聞-重慶晚報記者沒想到這對彼此依賴、簡簡單單的農村夫妻,竟能瞬間觸及成千上萬人的心,或許這種感動,我們用網(wǎng)友@鐘振明的留言來概括:屬于你的,始終會陪伴在你左右,好好感謝與感激那些不離不棄的人。
“這就是我們平淡的生活而已”
兩位老人并不知道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動了許多人,他們甚至還沒看過報紙,但是在村里、鎮(zhèn)上、區(qū)里他們已經(jīng)成了當?shù)氐募t人。在江津城區(qū)工作的女兒,今天上班時頻頻有人給她說:“你媽老漢上報紙了,他們倆的故事好感人。”女兒帶兩位老人向所有關心關注他們的人表達了感謝,并轉達老人的話:“這只是我們平淡的生活而已。如果到了動不了了的地步,那時候也許又會想其他辦法繼續(xù)相互扶持,總之就是彼此陪伴在一起。”
江津石門鎮(zhèn)的宣傳委員告訴記者,兩位老人不識字,他們將帶報紙去給老人看,念給他們聽。
目前,石門鎮(zhèn)將其納入低保戶,已享受758元/月低保補助。每年春節(jié)、中秋等節(jié)假日組織慰問,送去輪椅等物品。因他們住房比較破舊,政府已計劃將其納入D級危房改造。
“好人在身邊”讓我們都成為榜樣
老兩口獲得的“最美家庭”獎牌
夫妻倆的感人故事在今年三月獲石門鎮(zhèn)“最美家庭”稱號。 8月27日,江津區(qū)第十屆七夕東方愛情節(jié),兩位老人受邀參加活動,在愛情節(jié)上分享他們的故事。石門鎮(zhèn)計劃下一步將以故事宣講的形式將曹樹才夫婦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。
近年來,江津區(qū)以學道德模范,做“身邊好人”為主題,開展了江津十大榜樣人物、最美家庭、最美醫(yī)生護士、師德標兵等系列典型宣傳活動,精心打造愛情天梯文化品牌,不斷擴大道德典型的影響力。
區(qū)委宣傳部副部長、區(qū)文明辦主任羅玉江告訴記者,江津區(qū)將繼續(xù)圍繞“好人在身邊”做好群眾化推選,著重推選踐行和弘揚社會公德、家庭美德、職業(yè)道德、個人品德的先進典型,圍繞“好人有好報”做好人性化關懷,通過道德風尚基金等方式發(fā)動全社會為生活困難的典型人物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,使更多的人發(fā)現(xiàn)榜樣、尊敬榜樣、學習榜樣、成為榜樣,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。
記者手記: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的感動
拿到新聞線索的時候,我們最怕又是“苦大仇深”的劇情。直到那天午后,許厚碧從板凳上站起來,拄著竹桿,佝僂腰,笑臉相迎;直到光著腳的曹樹才看不清路,卻要摸著墻壁,趕緊給我們搬板凳的時候;直到許厚碧心疼地摸著曹樹才腳上的傷疤,溫柔地責怪怎么又刮傷了的時候,那瞬間,我們原先顧慮的新聞角度是否好抓、新聞人物是否鮮活、新聞題材是否新穎等問題,在他倆從頭到尾質樸無邪的笑容中一并打消。
這就是我們要的新聞。
那天,從午后到傍晚,我們不像記者,更像他們的子女、朋友。
老曹看不見我們,臉上卻一直掛著笑,說話的聲音從哪里傳來,他會把頭轉向那個方向?粗麤]有穿鞋的腳,黢黑。我們好奇的問他為什么不穿鞋,他下意識地兩只腳相互摩搓了搓,利落地回答:“光腳能更好的感受道路。”
由于曹樹才長期赤腳走路,腳上已經(jīng)全是老繭。
許厚碧俯下身,心疼地摸了摸老曹腳上的傷疤,向我們展示著:“你看,好多口子,他冬天也不穿鞋的。”老曹扁了下嘴:“但是我腳不長凍瘡。”這是一個讓人看著很心疼的細節(jié),尤其是盯著老曹的腳就會心生憐憫。可是,在他們輕松的話語里,這些好像都不是事了。
整個采訪過程,在陪伴他們編背簍,陪老曹背媳婦,陪許厚碧種大白菜,陪這對頭發(fā)花白的夫婦回憶年輕往事中完成。我們甚至忘記了在雨中打傘,只管默默跟在他們身后感受著,聆聽著,甚至偷偷紅了眼。他們全然不知,有一種力量,在我們心里,埋下新的種子。
如今,多數(shù)網(wǎng)友注意的,是他倆從不說愛的婚姻和浪漫,而我們所不能忘記的,更多的是他倆在逆境中愈挫愈勇的生活態(tài)度,夫妻間相互扶持互不嫌棄的溫情,面對困難自力更生的毅力……
背簍夫妻為那些浮躁、抱怨、負能量的人注入正能量。這個時代,我們需要這種感動。